要说中成药最有名的广告语,防风通圣散之“有病无病,防风通圣”可排第一。
该方防治结合,是金代名医刘完素(世间刘河间)著名的代表方之一。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是说其效如通圣明。”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薄荷叶、麻*、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本方方名既为防风通圣,内外之风当然都得防犯。而防风,香窜甘补温通,潇潇洒洒祛风寒而解表,祛风湿而止痛,但凡治风均可用。且风为六邪之首,擒贼擒了王,部下们翻起的风浪便有限。
方以引导为主,对抗为辅。打一巴掌给十枣,目的就在于通。沟通,从来是人际交往的法宝。通畅通利,则是治病的法宝。
全方用药17味,以解表、攻里、清补、温补分成四个团队,甘草则哪里需要哪里上。
01解表祛风:麻*荆芥穗防风薄荷
麻*辛散微苦温通,散风散寒,发汗解表,宣通阳气。
荆芥穗辛香微温,散风解表止痒。
薄荷辛凉芳香,疏风解表、清利头目咽喉。
荆芥、薄荷共清巅顶风热。
防风辛散微温,甘缓不烈,祛风解表除湿。
四味共使外邪从汗而解,并散风止痒,共为君药。
02攻里泻下:大*芒硝滑石桅子
大*苦寒泄降,泻下攻积、泻火解*。
芒硝咸软寒清降泄,泻热通便。
大*+芒硝,拉上甘草站到一起,便是治胃肠燥热的经方调胃承气汤。
滑石用量最大,甘寒清利渗湿。
栀子苦寒清降泄利,与滑石共同清热利湿,使热邪从二便而出。
四味合用,清热泻火且通利,使脏腑积滞从二便而出。由此火不上攻,表症也不易再犯,助君药宣通。
03清补通里:石膏*芩连翘桔梗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透解肺胃三焦之火。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二味共清肺胃。连翘、*芩苦寒,祛诸经之游火。
四味合用,清热泻火、解*散结,兼助君药透散表邪。邪既得解,身体自得补益。
04温补通利:当归白芍川芎炒白术
当归芍药、川芎是补血祖方四物汤之三物,不仅养血扶正,更以疏肝解郁助脏腑通利。而炒白术健脾利肺,配合甘草和中。
与清补团队共同扶好解表攻里团队的进攻云梯,发汗不伤正,清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功。
最后一味甘草甘平,配伍桔梗能清热解*利咽,同时调和诸药,直达病灶。
全方配伍,
打开毛孔,疏风解表透热,以发汗的方式引导无形风邪出去。
攻里泻下清热,通利脏腑,让有形积滞从二便排出。
共达解表通里、清热解*之功。体内通利爽泰,人即安和。
是治外寒里热,也就是俗称的“寒包火”,也叫表里俱实证的代表方。以舌苔*厚腻有湿热,二便秘涩为辨证。
临床上将其列为防风通圣散体质:
体胖形壮,皮肤粗糙,易生痤疮,皮肤瘙痒或起红疹,食欲好,食量大,易于便秘,女性多伴有月经少或闭经。
所以肥胖和皮肤病症,用防风通圣散治疗有独特疗效。比如
体胖肉多的多为脾实证。本方既有大*、芒硝、甘草等治胃肠燥热,又有桅子*芩等清上中下湿热,还有健脾利湿的白术,发汗、利尿、泻下,多管齐下,从而清除体内食*、水*瘀滞而减肥,尤其适用于经常便秘且有高血压倾向的肥胖症患者。
又如皮肤病症:
风邪犯肺,加上胃肠有热,极易导致肌肤毛孔不得宣泄,*素积聚。本方含有防风、荆芥、麻*等祛风解表剂,又含有川芎、当归、白芍等养血活血剂,正是治风治血,血行风灭。还有健脾利湿的白术,通利胃肠的大*芒硝等,故本方广泛用于牛皮癣、荨麻疹、瘙痒症、湿疹、蝴蝶斑、疮疖、扁平疣、斑秃等皮肤病的治疗,有良好疗效。
一重症荨麻疹患者,服药二十多天不愈,晚上奇痒难眠,以针灸草药调治,稍好以防风通圣丸善后告愈。
甚至因中药*引起药物性皮炎如全身红疹、发热、瘙痒不堪等,也可用防风通圣散清理肠胃而治。
常有患者在用其治疗皮肤病的同时,不仅皮肤病好了,便秘等问题也因肠胃积滞得除而愈。
这便是防风通圣的奥妙。除此之外,牙痛,三叉神经痛,中耳炎,眼病,痔疮等属风热郁结,气滞积滞证均可用其治。但孕妇及虚寒证者慎用。
防风通圣丸制法服法:
研成细末,每服30g加生姜同煎。本方有成药。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