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使用杀菌剂后残留的药印子,用什么办法

多肉植物由于自身叶片肥厚多浆的原因,在潮湿而又不通风的环境下特别容易感染各种真菌和霉菌,比如:烟煤病、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等,不可避免的会要用到一些预防以及保护性的杀菌剂,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以及浓度控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叶色较深或表面带有细密绒毛的品种多少会残留一些药印子,短时间无法完全消失,这属于正常现象。

多肉杀菌剂又分为内吸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

市面上针对多肉植物的杀菌剂琳琅满目,按作用原理又分为内吸性杀菌剂以及保护性杀菌剂,其中内吸性杀菌剂可以被植物吸收并参与多肉植物的生长代谢,对潜入细胞内部的真菌孢子有抑制作用;而保护性杀菌剂仅仅作用于叶片表面,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像百菌清、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就属于保护性杀菌剂,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耐雨水冲刷,使用后药效残留期相对较长,给多肉植物使用后难免会留下一些药渍印子,但一般过了药效期后,这些印子是会慢慢变淡并自然消失不见的。

避免药物残留,可注意这些:

(1)规范使用杀菌剂:

不同的病症适宜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浅表性的真菌和霉菌感染以及梅雨季预防白粉病、烟煤病等可以适当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但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黑腐病、白粉病、霜霉病最好是采用内吸性杀菌剂,灌根加叶面喷施,快速杀灭病菌,以免交叉感染。

(2)使用剂量合理:

使用杀菌剂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除了按标准剂量合理使用,还应注意使用时间间隔以及是否能够与其它药剂同时使用等相关事项,以免发生药害。

(3)不滥用杀菌剂:

随着网络购物的便利,像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之类的杀菌剂在购买花苗、种球以及多肉小苗时基本属于附赠的状态,因此也间接导致其很容易被滥用。减少非必要的滥用,也可减少药害以及药物残留的发生。

怎样才能去掉多肉叶片上残留的药剂印?

(1)在药效期内多肉植物叶片表面残留有药剂印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

(2)对于已经康复的多肉植物如果叶片表面仍残留有药剂印子可将浇水改为喷水,多次稀释后一般叶片表面的印子会慢慢淡化。其次,也可以将多肉植物露养一段时间,适当淋雨,雨水呈弱酸性也可以淡化多肉叶片表面残留的药渍。

(3)增加光照、制造温差,让多肉植物快速上色出状态,当多肉植物叶色鲜艳起来、叶片表面的白粉明显增厚时,残留的药剂印子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4)比较严重的药害,除了留有药渍,如果还有药斑等其它不良表现,也可砍头处理,因为多肉植物不同于其它盆栽,砍头后很快就能长出侧芽,基本不影响继续成活。

药剂印子其实也就是还没有被完全吸收和代谢的药物残留,除了影响美观,在不构成严重药害的前提下其实并不影响多肉植物继续生长,只是有碍观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究是可以慢慢淡化的,不需要过于担心!

闲时学学养花,就能让平淡的生活除了三餐四季,也有春暖花开!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tz/13501.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