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防治不力,对大蒜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选择合适的药剂,是控制大蒜叶枯病最有效的方法。究竟用什么药剂效果好呢?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大蒜的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长圆形或长条形的病斑,病斑边缘为褐色,中央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上还会长出黑色的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后导致叶片枯死。
大蒜叶枯病是由枯叶格孢腔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病菌产生子囊孢子开始侵染大蒜叶片,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湿度越大,传播蔓延速度越快。
大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传播蔓延的速度比较快,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控制,因此一定要提前预防。多年生产实践表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第一,轮作种植,病菌在土壤内越冬,对于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一定要进行轮作,可大大减轻病菌的越冬基数。减轻叶枯病的发生。
第二,药剂拌种,在大蒜播种前,可以27%苯甲·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毫升,拌种公斤蒜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晾干后播种,就可有效预防叶枯病的发生。
第三,喷雾防治,在叶枯病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30%苯醚甲环唑20~30克、43%戊唑醇30毫升、25%丙环唑30~40毫升等药剂,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就能有效控制大蒜叶枯病的传播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