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白菜在蔬菜中有着王者的地位,白菜在每一个家庭中几乎都是常见菜品,白菜豆腐汤、素炒白菜、肝生炒白菜等都是常见搭配,白菜的营养价值在蔬菜中排名前列。大白菜的含水较多热量低,人体需要的铁、钾、维生素A也比较丰富,全国各地白菜的食用率极高,所以白菜的市场需求随之也非常大。
全国白菜种植面积非常大,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种植,每一种蔬菜和水果都有需要攻克的病虫害,白菜也不会例外。
白菜病害中的白锈病发病率很高,白锈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清晰在白菜外观看到,白锈病严重的时候会极大程度影响产量和品质,只有清楚的了解病症和病因才能有效防治。
对于农户来说最怕好好的白菜染病,小面积种植供自己吃的也担心病害,不仅影响白菜的品质还影响口感,更不要说大面积种植农户看到白菜叶片染病的糟心。
一、白菜白锈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白菜感染白锈病主要表现在白菜叶上,白菜叶的正面和方面都有明显迹象,病斑初期叶片正面会呈现淡绿色的不规则斑点,随着病情加重和蔓延。
斑点的颜色会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斑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到后期会导致整个白菜腐烂而坏死,由此可见白锈病的危害性非常之大。
图片上这样的白菜叶我们经常能看到,正面白菜叶有明显的病斑,叶片的反面呈现灰白色的不规则斑点,这是因为病菌孢子成熟后形成的白色粉末状孢子囊。
白色的孢子囊会随着风雨进行传播,再一次侵害白菜,有些白菜只会在叶片的单面看到病斑,然而有些白菜则是正反面严重附着病斑。
叶片两边都有明显的病斑,说明这个时期的白菜被白锈病侵害严重,叶片上的病斑会以很快的速度布满,越来越多的病斑在叶片上出现。
那么就会迅速导致整棵白菜坏死,有些白菜外面看似侵害不严重,但是切开白菜之后内部其实已经明显腐烂,包心部分腐烂的白菜没有多少食用价值。
白菜侵染白锈病主要特征就是在叶片,所以平时要细致观察叶片上的变化,一旦发现有白锈病的症状出现,就要及时进行防治措施。清楚病因才能有效预防,预防和治理相互综合,才能有望降低白锈病发病率。
二、白菜白锈病的病因和有效防治
白锈病诱发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低、湿度大,还有白菜地的透风性不好,透光差以及氮肥施的较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白菜感染白锈病。
温度较低和高温都会给病菌提供侵入机会,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病菌快速发展对白菜来说危害加大,秋季和春季是白锈病高发时期。
清楚了白锈病的发病原因和时期,就要有效进行防治措施,从源头开始就要考虑后期的病害袭击,首先种植白菜的时候要合理密植。
白菜行间距和株间距要保持好,让白菜能很好的透风和透光,减少蔬菜地的温度,雨季天在雨水完后及时进行积水排放。
其次对白菜地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要连续耕作同一种蔬菜,特别易患病的菜地,应该隔2-3年左右进行轮作。根据种植地的气候环境特性,在白锈病高发期要及时进行预防,发病高峰期前可以喷洒一些预防药剂。
比如50%的普力克水剂或者48%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然后要合理施肥,肥料的选择上不能太单一,更不能偏施氮肥,氮肥较多也是诱发白锈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施肥过程一定要避免偏施现象,根据白菜的长势情况多方位补充,适度施肥是合理的前提。
最后白菜采收之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清园过程中要把病残白菜收干净,病叶和病根也要及时拔除,集中进行处理。如果不把不把病根和菜叶销毁,那么病菌孢子会在残体上停留,通过雨水进行快速传播,那么来年会加重白锈病的侵害。
清理白菜园环节非常重要,这样能减少越冬时候的病菌源,阻隔病菌继续传播的可能性,对后期的继续耕作有利无害。
白锈病是种植白菜的农户需要对付的一个病症,白锈病多发在阴天多雨并且潮湿的地点,长江流域因为自身的气候条件成为白锈病多发地。
处在多发地的农户更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不断总结抗病的有效经验,处在不多发地的农户也不能掉以轻心,更应该做到预防和治理想结合。
白菜种植面积广泛,白菜病虫防治方面也会越来越完善,从防治方法到防治药物,种植的区域越多有效的防治措施也会更多。
种植中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借住科学研究的力量才能更有效的防治,知识的力量下有着精确的大数据,多学习多总结切不能一意孤行。
种户不想自己种植的白菜地被病害,卖菜的商户也会挑选好品质进货,买菜的人更会优中选优,所以处在白菜供应端的农户在病害防治措施上一定要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