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天地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区别及防治

白癜风怎么治疗的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87578.html

点击上面蓝字中渔海洋-科学养殖↑即可   

1症状   

1.1细菌性白斑

  1.1.1目测:将病虾头胸甲剥离后,对着光线观察,甲壳完好。

  1.1.2镜检:放大倍或倍,有的病虾甲壳上有不明显的点状小洞,一个视野可见3~10个,此种现象为初发阶段,病虾头胸甲不易剥离,此时对对虾没有造成伤害。有的甲壳上有点状小洞,洞中间有一黑点,此为坏死组织,一个视野可见5个以上黑点,头胸甲易剥离,此类对虾已出现摄食减少或其他不适症状。 

 1.2病*性白斑

  1.2.1目测:将病虾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可见白点。

  1.2.2镜检放大倍或倍,有的病虾甲壳上有点状白斑,白斑有2层、3层和4层之分,形状如同不规则的大小鱼鳞片重叠,中间一层小而深,此为轻者,此类病虾头胸甲易剥离,病虾已出现零星死亡。有的病虾甲壳上呈多层礼花对外喷射状,中间有眼点,严重的接近穿通甲壳,此类病虾已经出现批量死亡。无论轻重病*性白斑都伴有细菌性白斑症状。 

1.3共同特点一是海水养殖池多发于淡水养殖池;二是均侵袭3cm以上的对虾;三是均有红尾、肠炎或肝脏异常等综合症。

2病因

  投饵次数多,投饵量大,排泄物也多,易污染水质;残饵等有机物发酵造成池内水质、底质变坏,病菌大量繁衍;虾在池水恶化、底质变坏的环境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因此大量病菌侵袭对虾。对虾甲壳上先受细菌侵袭,变成点状白斑,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点状会逐渐变大,白斑中间出现点状黑色死亡组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虾受侵害,免疫力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其他综合症状出现,细菌、病*大量侵入对虾,形成病*性白斑综合症而造成病虾批量死亡(病*侵袭病灶很少与细菌侵袭病灶重叠)。

3防治措施

3.1预防

  3.1.1定时、定点投喂饵料,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污染水质。

  3.1.2定期检测池水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如果pH值超标,可用EM菌或降碱灵降低pH值;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可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活菌净水剂等生物制剂降解。

  3.1.3定期在对虾饲料中添加Vc、VE、大蒜素、对虾根连解*散、利胆保肝灵等营养性添加剂和中草药,以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

  3.2治疗由于白斑病多见有红尾、肠炎及肝脏病变等综合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治疗,采取外消内服同时进行,效果很好。

  3.2.1细菌性白斑:①换去部分池水后,用(0.3~0.4)×10-6二溴海因消*,连用2次,或一天用(0.5~0.6)×10-6双链季胺盐碘,一天用(0.3~0.4)×1.0-6二溴海因;②消*3d后,用光合细菌(5~10)×10-6等生物菌制剂培养水质;③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2‰、佳伟VCE4‰、根连解*散1‰、营养免疫剂5‰,喂前停喂1顿,连喂5d,可彻底治疗。 

 3.2.2病*性白斑:①由于病*性白斑已造成对虾死亡,要先捞取死虾深埋,或进行无害化处理;②对池塘周边环境、渔用工具进行药物消*处理后,经强日光暴晒;③对未发病的虾池进行病*监测,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交叉感染;④如果是独立水系,可以放去部分池水,加入新水,每天不能超过20cm。如果不是独立水系,尽量不排放池水,以免感染别的虾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ys/7639.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