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山东的养虾朋友聊天中,他提到在日常的巡塘中,发现虾塘的进出水口、下风口、排污口、料台上发现少量死亡个体。经验丰富的老虾农都明白,对虾偷死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因此,找对对虾偷死原因,对症治疗才好!下面老虾农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病*感染:南美对虾容易感染白斑病*、桃拉病*、*头病*等病*。病*感染会导致对虾免疫系统受损,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细菌感染:养殖环境中存在有害细菌,如弧菌、肠炎弧菌等,容易感染对虾,导致偷死现象。
饲料问题:饲料过期、受潮或营养不均衡,都会对对虾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投喂过量或不足也会引起对虾偷死。
水质问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导致水质恶化。水体中缺乏对虾生长所必须得营养物质。都会对对虾生长和生存产生不良影响。
缺氧:水体中缺氧会导致对虾呼吸困难、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偷死。
温度突变:南美对虾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8~32℃之间。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对虾生长和生存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偷死。
药物中*:使用药物不当或使用过量,容易造成药物中*,从而导致对虾偷死。
营养缺乏:对虾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为了减少南美对虾偷死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氧气充足,定期检测水质,控制水温,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
选用优质饲料:选用高质量的饲料,避免饲料过期或受潮,合理投喂饲料,以减少因饲料问题引起的偷死。定期解*、保肝,有规律的增料和减料。可使用肥壮先锋长期拌料,强肝健肠促进消化,增强对虾食欲,诱食促长,同时增强对虾体质和活力。另外,在对虾转肝期、脱壳期,要补充相对应的保肝产品及微量元素和补钙产品(钙镁磷先锋)。
调整养殖密度: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养殖过密导致水质恶化和对虾偷死。
做好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对虾的生长情况,发现疾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使用抗菌药、进行隔离等。
总之,南美对虾偷死问题需要对对虾的养殖环境、饲料和水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同时注意合理投喂和及时处理病死虾,以减少偷死现象的发生。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