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白粉病就是个怪,起得早来跑得快

作者简介:王农,高级农艺师,咸阳市科技特派员,现代果业园区技术总监,礼泉具果农协会副理事长。在各大平台先后发表多篇技术类文章,参与编著出版多本果树专著,并在果树管理技术上进行了多项的创新。深入各果区,果农朋友谈论最多的苹果白粉病栽培中发生普遍,特别嘎啦、美八苹果为主危害极为严重,富士也经常发生。果农反映,此病难以防治,只要发生,不论打什么药都极难消灭。实际上,白粉病不难防治,关键在于必须实行综合防治,防治措施必须科学。调查从“环境、寄主、病原物——病害流行铁三角”角度不难发现白粉病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白粉病就是个怪,起得早来跑得快”。一、白粉病发病症状任何一种作物在连续种植三年以后,病原物的逐渐累积导致病害大发生,发病症状:苹果树白粉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白粉病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被害后寄主表面有白色粉状物(菌丝和分生孢子),这是该病最明显的特征。病菌开春最早危害苹果树的幼芽、新梢、嫩叶、花和幼果。病芽干瘪尖瘦,灰褐色,鳞片松散,顶端开张。从病芽发出的新梢、叶丛和花器往往全都染病,布满白粉。染病新梢,节间缩短,叶形变狭,叶缘卷曲,质脆而硬,渐变褐色,冬季落叶后病梢呈灰白色。受害花器,多不能开花,即使开花,花瓣狭小变形,呈*绿色,也不能坐果。叶片受侵染后,叶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病斑,叶正面颜色浓淡不均,凹凸不平,叶片皱缩扭曲,布满白粉。新梢顶端受害后抽出的叶片细长,呈紫红色,发育停滞。幼果受害后,多在萼洼或梗洼处产生白粉,后来白粉脱落,形成锈斑。二、白粉病发病规律天气及气候因素:“跑得快”为什么要连喷2-3次药才能防彻底?因为白粉病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0~25℃,限温为10~30℃,温度在16~24℃时发病最为严重。周边果园病菌会散发/漂落到嫩叶上侵染为害。“是个怪”白粉喜湿怕水,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无雨。作为湿度条件,白粉菌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真菌那样需要较大的相对湿度,较大的湿度(例如水滴存在时)反而使孢子吸水破裂,丧失生命力,所以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这也是白粉病防治困难的重要原因。三、白粉病发病原因由于销售市场致使管理粗放,修剪不当,主枝多,密度过大导致空气不流通,个体通风透光率低,整个果园密闭通风透光差等条件下发病重。施肥。果农追求产量追施化肥,且偏重施氮肥少钾,,大部分树体虚旺其实质已衰弱。不同品种间表现出明显差异;白粉病病害的发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四、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卫生果园,减少越冬基数:秋季彻底清扫落叶,消灭越冬菌源,并进行土壤耕翻;是结合冬剪,彻底去除剪除病枝,病芽,病梢,注意连同顶芽以下2-4个侧芽一起剪掉,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清除病源。早春萌芽后要及时检查,塑膜袋套病叶丛、病花丛、病芽、病梢后摘除,并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2、调整膳食结构,增强树势增施基肥,加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特异系列),适期追肥的理念;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使用量,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3、改善栽培管理技术果园实行细致修剪、注意降低群体和个体密度,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适量疏花疏果平衡大小年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控制后期贪青徒长、以增强树体抗病和抗寒能力。保证果树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4、药剂防治喷周到及大水量:之所以白粉病难治,很重要的原因是喷药不够全面,给白粉病病源菌留下“休养生息,伺机而动”的机会。在此,防治白粉病时,一定要喷周到,从上至下,从正到反均要均匀喷雾。一是清园。早预防:建议能在白粉病病原菌尚未侵入或初侵入的时候,病原菌活动能力较弱,就能做到预防防效突出。在苹果树发芽前,全树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铵倍液,以铲除越冬病菌。白粉病在芽鳞内越冬,第一次喷药喷得再细,也难免有漏网的病芽。二是花序分离期喷布40%晴菌唑或5%己唑醇。花露红或谢花后再喷一遍,这次就能将漏喷病芽的病菌彻底铲除。即使谢花后有个别病芽,可套塑膜袋摘除并带出园外烧毁。在此特别声明,第二次喷药切不可重喷,以免抑制叶片生长。三是白粉病如果整个果园大面积发生用多菌灵等常规农药效果会一般。专治白粉病的:4%四氟醚唑水乳剂-倍,25%乙醚酚磺酸酯,戊菌唑等特效的;其次是三唑类的5%己唑醇倍,12.25%烯唑醇倍、40%晴菌唑倍等,也可选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嘧菌酯等成本比较高。保护剂配合+甲壳素,氨基寡糖素等增强树势,效果显著。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如需加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yy/12901.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