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铲屎官来说,喂养一只暹罗猫的过程就像是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长大后的它能长成什么玩意er。
暹罗猫的小时候:
暹罗猫长大后: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
「直到夏天,爱晒太阳的暹罗猫,竟然越晒越白……」
暹罗猫能晒白吗?
暹罗猫约有60%的基因与人是相似的,其中有一个与合成黑色素有关的基因TYR,在猫和人身上就都有,这里简称为TYR基因。
TYR基因编码的酶称为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一般来说温度范围在0~40度的时候,酶都能正常发挥作用,能正常合成黑色素。而暹罗猫的TYR基因不同,部分突变导致酪氨酸酶有缺陷,只在皮肤温度为33摄氏度以下的区域才有活性。
换句话说:在33摄氏度以下,暹罗猫会变黑,如果高于这个温度它就会变白。
猫星人体温一般在39度左右,四肢、尾巴、耳朵和面部的温度最低,因此酪氨酸酶只在这些区域有活性,能够正常合成黑色素。
背部虽然接近身体核心温度,但因为暴露在空气中温度也相对较低,呈现了过渡的中间色。下腹部是正常体温39度,无法合成黑色素,毛色呈奶油色或浅色。
在暹罗猫换毛的春秋两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是20摄氏度上下,低温环境导致喵星人体内的酪氨酸酶活性恢复正常状态,新长出来的毛就是深色,所以越养越黑。
而如果在换毛的季节有充足的阳光,足够高的温度会让酪氨酸酶失去活性,暹罗猫的毛色就会逐渐恢复它应有的颜色。
这也就解释了猫友的疑问,无论晒不晒,只要保持温度,暹罗猫就不会黑。当然,你想养一只纯黑的暹罗猫,如果温度控制的恰当,暹罗猫也可以养成这样??
那么如果人也有TYR基因的话……越晒越白?只要保持温度白成一道光?
坦诚的讲,这真不是好事。
人身上无法合成黑色素,不仅不能越晒越白,还会患上一种疾病——白化病。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患者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色。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有白化病的患者,无法合成黑色素,因此他们的皮肤以及毛发都呈现出较浅的颜色。
说到这里,我当然要顺道说一说黑色素了。
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防晒剂,能抵抗紫外线对身体造成的损伤预防皮肤癌。
黑色素本身是身体应对紫外线伤害的一种应激反应,肤色较黑的人,一般来说不容易患有皮肤病。如果你是较白的人,反而更容易对紫外线过敏,严重时还会形成丘疹、红斑,伴有发热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能被晒黑反而是好现象。
绝大多数人的晒黑(TYR)基因都是正常的,决定我们容不容易被晒黑的基因有吗?
有,而且还不少,SLC24A5、SLC45A2、OCA2等等。
以OCA2为例,
黑素细胞中负责产生黑色素的细胞器是黑素体,而OCA2基因合成的p蛋白可以将黑色素分子输出或输入黑素体,以此控制皮肤表皮黑色素的含量。
另外有研究表明,OCA2可能直接影响黑色素在黑素体中的产生,而OCA2基因rs位点TT和CT基因型可能直接破坏这个过程,使人体皮肤、眼睛甚至发色中黑色素的生成减少,相反抗晒黑能力就会增强。
综合来看,有些人确实不容易被晒黑,有些人太阳底下走一圈像是*训刚回来……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越容易晒黑的人越不容易被晒伤,反之亦然。
早在年,哈佛学院的皮肤科医生ThomasB.Fitzpatrick就设计了Fitzpatrick量表来描述各种皮肤类型的晒黑行为。如下所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