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白斑病预防防治措施

养殖小龙虾其实也是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的,下面就来说说近年来小龙虾主要病害中最需要注意的白斑综合征。

为什么说白斑综合征(WSS)最需要注意呢?

白斑综合征(Whitesporsyndrome,WSS)俗称白斑病,是对虾的严重传染性疫病,该病的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急,死亡率病,死亡速度快。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病原

白斑综合征病*,属线头病*科白斑病*属的唯一成员。该病*曾误认为杆状病*,并称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白斑杆状病*等。病*粒子具囊膜,外观如一线团,一端露出线头,线头病*科因此而得名。病*粒子外观呈椭圆短杆状,横切面圆形,一端有一尾状突出物,具有囊膜和独特的尾状物。

流行特点

一般虾池发病后2~3d,最多不足1周时间,可致全池死亡。

在自然感染过程中,经口和鳃感染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虾在幼体期易经口和鳃感染,从而使虾苗携带病*。此外,发病对虾精巢、精荚和卵巢中都能检测到病*,因此,受精卵可被污染从而造成垂直传播。由于多种甲壳动物都可携带该病*,自然环境中病*极易在动物个体间进行传播,使白斑病的防治工作变得较为困难。

症状与病理

发病虾厌食,空胃,行动迟缓,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在水面兜圈。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部分患病对虾在头胸和甲壳上可见白色斑点,白点在显微镜下可见呈重瓣的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较清楚,中部不透明,白斑综合征因此而得名,但亦有不出现白斑症状的情况。

诊断

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其发病史、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时,应注意与桃拉综合征、细菌性白斑病相区别。

预防防治措施

预防方案

1、繁殖时选用经检疫不带病原的健康虾作为亲虾。2、做好水体消*:水深1m的池子,用生石灰25-30KG/㎡全池泼洒,最好每月泼洒一次。3、养殖过程中合理用水,培好水色,保持优良水质。不采用大排大换水方法。养虾池中适当混养一些摄食浮游生物或底栖藻类的鱼或贝类,有利于防止水质过肥,起净化水质的作用。4、放养密度要合理,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定期使用江峰牌“复合芽孢杆菌”或“浓缩原菌片”培育有益微生物群,平衡水相。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防止底质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产生;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抑制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5、定期使用江峰牌“光能营养肥水膏”、“藻类生长激活素”、“虾蟹肥的快”培育优质藻类,平衡藻相;通过生物转化,使含氮物质很顺畅的转化为藻类的营养物质,避免含氮物质转化不畅而产生*素。6、降解水中有*物质,进行水质调节。使用江峰牌“解底速净”、“增氧底*净”、“强力护水解*灵”、“碧水解*安”、“水爽爽”、“臭氧水安”、“超能底净”、“水底双改”、“水质保护解*剂”等;同时配合使用“长效粒粒氧”增加水体溶氧,促进有*物质氧化速度,保持优良水体环境。7、养成中后期每半个月使用江峰牌“偷死停”、“虾蟹底净”、“生物底净”、“超能底净”、“水底双改”、“降氨灵”、“亚硝快克”、“亚硝酸解*剂”改善水环境。使用“应激解*安”、“解*Vc应激灵”、“生命素”提高抗应激力。

防治方案

杀灭体内外病原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1、全池泼洒江峰牌“活性金碘”、“复合碘”、“虾蟹菌*克”、“弧菌清”、“虾蟹瘟病灵”、“一元多克”、“菌*灭”、“二溴海因”等对水体消*,病情严重时连用2天。2、拌料投喂江峰牌“高效免疫多糖溶液”(或“嗜*血清”、或“鱼虾肠康”)+“肝胆利康溶液”+“健体多维”+“康达宁”(粉或溶液);连喂5—7天,停喂7天后再喂5-7天;在配合饵料中拌“生命素”、“应激解*安”、“解*VC应激”增强对虾抗病力。

更多产品介绍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zl/5492.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