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
病因
温室控温差,水温25℃左右,水质清瘦,稚幼鳖在训食及运输受损。
养鳖:稻鳖共生管理技术
症状
患病初期,在鳖的裙边、背甲上有零星的小斑点,不易察觉。此后斑点逐渐增多,并且扩大到其他部位,形成一块的白斑,表皮坏死、剥离。
流行及危害
四季均可发生,但在4月-6月最为流行(温室较少)。此病可在成鳖中出现,但发病率不高,而对稚幼鳖可造成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
预防
将池水温度保持在31℃-32℃,若水温较低,应多次提温,每次温差不得超过2℃,建议气温带动水温。水质偏碱。常规水体消*,使水体保持一定肥度,水色保持*绿色或茶褐色,尽量不要让鳖受伤。
治疗
1、病鳖及时隔离,切记发病时大量换水;
2、用2mg/L-3mg/L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连用2次-3次;
3、1/的食盐加1/的小苏打全池泼洒;
4、外塘每亩用2.5kg-5kg的菖蒲捣汁,加入0.1kg-0.5kg食盐,再加入2kg-5kg人尿。
养殖增值服务养殖一点通为您的网站、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