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美白对虾育苗,一定要知道的干货四

承接(三),开始育苗实例。对育苗成败原因的分析,应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所以要充分有效地发挥技术管理的作用。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1、SPF(specificpathogenfree,无特定病原)无节幼体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生产无节幼体的进口亲虾进行虾肝肠胞虫(EHP)、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虾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坏死病毒(IHHNV)、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坏死性肝胰腺炎细菌(NHPB)、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细菌(AHPND)、哈维氏弧菌(Vh)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等虾类无特定病原的检测,确保无节幼体是健康的、SPF的。2、育苗水处理养殖水源为经消毒沉淀、沙滤、陶氏超滤及蛋白分离器等处理后的海水,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1mg/L。投放幼体水处理流程:一级处理池沉淀后→沙滤→抽至二级处理池进行30~35ppm有效氯漂粉精曝气处理沉淀24小时→蛋白分离器→超滤系统(超滤机设计为两次循环超滤)→中和池除去多余的氯、调节总碱度及除重金属离子(主要用到小苏打及EDTA-2Na)→活性炭→紫外线消毒→精密滤芯→脱脂棉和过滤袋→车间育苗池(进幼体水都是采用一套独立的管道和水泵,水都是当天进到车间,超滤后的环节不会存水到第二天)。调整海水总碱度~,pH值8.0~8.4,投入10g/m3EDTA-2Na,充分打均匀后,然后停气沉淀24h,海水温度30℃。放幼体前的水样涂弧菌板检测得到黄弧菌、绿弧菌数量为0。3、SPF饵料制备与投喂生物饵料的制备,包括微藻类和丰年虫的培养,要通过检测确保投喂的饵料是无特定病原携带(SPF),人工饵料的投喂,包括虾片、微生态制剂及其他辅料等,每个产品也必须通过无特定病原(SPF)的检测。4、病害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5、管理日常育苗关键点把控a.育苗温度范围,全程30~32℃;b.育苗车间的光照和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苗池正上方2~3m处用遮阳布挡光,打开车间门窗,自然通风;c.苗池人为藻相构建:无节幼体发育到N5~N6时,开始向苗池投喂角毛藻、海链藻,维持水体中藻类密度5万~8万cell/mL,一直持续到虾苗完全变糠虾Ⅰ期(M1),保持苗池的藻类不老化;d.苗池自然菌相形成:每日向苗池水体中投喂一定量的光合细菌,以供虾苗摄食菌体及净化水质,每日投喂一定量的EM菌培养基,为苗池的细菌增殖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以配合藻类和人工饵料中的有益细菌繁殖,形成天然的菌相,达到苗池的总菌平衡;e.饵料投喂:虾苗蚤Ⅰ阶段(Z1)投喂早期微囊料和前期罐装虾片,投喂量为1g/m3,4顿/天,虾苗蚤Ⅱ(Z2)至蚤Ⅲ阶段(Z3),投喂量增加到1.2~1.5g/m3,6顿/天,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拖便情况进行调整;虾苗糠Ⅰ(M1)至糠Ⅲ阶段(M3)投喂中期微囊料和中期桶装虾片,投喂量15~25g/百万尾,6顿/天,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粪便情况进行调整;虾苗到仔虾阶段投喂中后期桶装虾片,投喂量40~60g/百万尾,6顿/天,使用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粪便情况进行调整;f.加换水:蚤Ⅲ(Z3)至糠Ⅲ阶段(M3)每日按海水与淡水1:1比例加6~10cm,仔虾后每日换水15%~30%,每日加水前向苗池投入1.2~1.5g/m3的维他命C,加水后向苗池投入10g/m3的小苏打;g.溶氧量:保持水体溶氧量6mg/L以上,N2~N6阶段充气呈微波状态,Z1~Z3阶段微沸腾状态,M1~M3阶段沸腾状态,仔虾后强沸腾状态。育苗车间生产的基本流程总结01:18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tz/15249.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