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烂疙瘩别随便用药,这几点要记

王农已经在本地种植大白菜十几年了,可以说是老青菜了。这些年来,王农的白菜一直产量高、质量好,深受客户喜爱,市场销路也相当不错。这对王农来说可以说是家中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然而就在本季,王农辛苦种植的白菜却普遍出现了令他头疼的软腐病和烂疙瘩。这些顽固的病害严重影响了白菜的生长,导致大面积减产的危险逐渐出现。王农着实被搞得手足无措,心里既着急又焦虑。这天清晨,王农起了个大早开始巡视田间。只见那些还算叶肥根壮的白菜,叶尖已经开始出现了枯黄,中间部分也逐渐萎蔫。王农伸手轻轻一掀,根部已经生了软烂的腐臭。王农接着检查其他地块,更是愁云惨淡。部分白菜茎秆上赫然出现了疙瘩状的凸起,并逐渐向全株蔓延。这不正是让白菜损失惨重的烂疙瘩病吗!王农揉揉太阳穴,重重叹了口气。面对白菜的病害侵袭,王农感到无比懊恼和着急。他在本地种白菜多年,从未遇到如此严重的病害问题。王农心想,一定要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否则自己多年心血可能就要毁于一旦了。面对重要经济来源的危机,王农决定先调查清楚这些顽固病害的发生原因,以便针对性地防治。王农首先请教了本地资深的蔬菜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表示,这些病害多由连作导致土壤病菌残留,以及种植时间不当增加病原菌感染机会有关。王农听后豁然开朗,遂决定查阅更多资料弄清病害成因。这些天王农翻阅了大量关于白菜软腐病和烂疙瘩的图书和网络资料。弄清病害发生的科学原因,王农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决定再实地考察下自己种植的白菜。检查过程中王农发现,自己这些年一直种植的地块上多有十字花科蔬菜,很可能导致了土壤菌群的积累。加之今年气候异常,高温天和雨水天数居高不下,为病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部分白菜遭蚜虫侵袭也增加了发病率。弄明白这一点,王农长出了一口气。他终于找到了这些顽疾的症结所在,这无疑为接下来的防治工作清除了重大障碍。王农心中一片明朗,也重新燃起了希望。弄清病害发生的原因后,王农明白要从根本上遏制软腐病和烂疙瘩的蔓延,就必须从种植环节抓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当其冲的,王农决定改变多年的种植习惯,实行科学合理的轮作。他特意调阅了历年种植记录,制定出未来三年的轮作计划表,严格控制十字花科蔬菜的比例,同时增加瓜果类等其他蔬菜的种植。这无疑可以阻断病原菌通过连作散播蔓延。然后王农针对本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改进了白菜的栽培方式。他把种植地块都变成了畦面栽培,同时在畦间挖好排水沟,大大提高了通风和排水效果。白菜不再“两脚湿”在泥浆里挣扎,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接下来王农注意到的是白菜对肥力的需求。他前前后后找来几种新型复合肥料试用,同时严格控制分批施用量。结果白菜的整体状态明显好转,叶色浓绿有力,抗病能力大为增加。技术人员后来分析,这主要是缓释肥充分提供了白菜生长所需各种微量元素,强壮了它的“体魄”。在种植时间上,王农也总结了教训。他发现越是炎热或多雨的天气,软腐病和烂疙瘩就发生得越严重。为此王农特意调整了今年的育苗和移栽时间,最大限度规避了高温和大雨对白菜的伤害,获得了良好效果。种种措施使王农终于基本掌控住了白菜的病害发生。相比起在药物上投入巨资,这些灵活的农艺措施无疑更加经济环保。看着田间逐渐恢复生机的白菜,王农不禁欣慰地笑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王农的白菜软腐病和烂疙瘩症状明显减轻,一时让王农松了口气。但就在王农准备收割前两周,这些顽固的病害却在田间死灰复燃,再次给王农敲响了警钟。那天清晨,王农来到地头准备巡视生长状况。还没走两步,他就惊讶地发现前排几棵白菜已经整株倒伏在地。王农上前一看,白菜的根部全然烂成一片,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其他几株也出现了类似趋势,王农一一检查时心直往下沉。“这些病害分明已经好转,怎么又严重起来了?”王农百思不得其解。细细回想防治过程,王农恍然大悟——自己在病情好转后松懈了监测,而近期多雨高温的天气更易诱发病害,这就导致了眼前的严重后果。“要早发现、早防治啊!”王农一拍大腿,立刻着手处理。他先把病株全部拔除,同时使用生石灰和多菌灵对病区进行了烧药。然后王农马上组织了一场针对性的药剂防治,使用了敌克松、氯霉素等多种杀菌剂,全面喷洒和灌根,以彻底歼灭田间的病原菌。此外,王农还注意到包心期的白菜尤其容易“捂湿生病”。为此他调整了浇水时间,选择在上午浇水后中午进行充分晾晒。这使得白菜生长至收割期基本没有再出现软腐病和烂疙瘩等问题。技术人员分析,晾晒可以快速降低地温和空气湿度,减少病原菌侵染的机会。经过王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这波病害高峰很快得到了控制。他查看相关数据后,发现虽然出现了部分减产,但还是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更坚定了王农要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的信心。一一应对并最终控制住软腐病和烂疙瘩后,王农对整个防治过程进行了认真总结,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王农明白,之前自己在病情好转后就松懈了监测预警。又在防治措施上没有形成系统,少了药物防治等重要一环。这就导致了病害反反复复的发生。王农直言自己疏忽大意,今后一定吸取教训,从更全面系统的角度进行防治。“软腐病和烂疙瘩防不胜防,必须手到擒来,才能避免历史重演。”王农认真思索后,决定再完善一套系统化的防治方案作为未来应对之策。这套方案包括:建立巡视监测制度,采取轮作改良种植制度,配套使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并根据病情和气候调整防治策略。其中每个环节都详细制定了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可以对病害全程“把脉”并快速响应。制定完毕后,王农自信地点点头。他相信只要严格执行这套防治体系,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软腐病和烂疙瘩对白菜的损害。这也将确保王农的白菜质量和产量,实现稳定可控的增长。当然,王农也深知植物病害防治是项长期任务,必须保持耐心和信心。他期待着新一年白菜成长期的到来,届时就可以全面检验这套防治方案效果如何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yh/14220.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