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张大爷左边的牙龈突然出现了个溃疡,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想着就是上火了,张大爷也没放心上,想着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好了。
但没想到,4个月过去了,溃疡不仅没有消失,还越长越大,还伴随有增生、糜烂的状况,偶尔还会出血,在儿子的催促下,医院检查。
一番检测下来,活检显示为口腔癌中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张大爷怎么也想不明白,见怪不怪的口腔溃疡,怎么眨眼就成了癌呢?
一、你以为的口腔溃疡,可能是癌
口腔溃疡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但医院头颈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吴剑提醒,若口腔溃疡持续超过2周不愈,可能是潜在的癌症信号,需要引起警惕。
临床上口腔癌包括舌癌、牙龈癌、颊黏膜癌、腭癌、口底癌等,以舌癌为例,常见于舌侧缘、舌尖和舌背,通常呈溃疡型。这使得许多患者可能忽视症状,误以为只是一般的口腔溃疡,从而延误了病情。
该如何正确区分口腔溃疡还是口腔癌呢?对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钱永给出了4个方面的参考:
1.看大小
普通口腔溃疡一般很小,约2-3毫米,很少超过5毫米;而癌性溃疡通常大于1-2厘米。
2.看疼不疼
普通口腔溃疡通常非常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而癌性溃疡通常不痛,痛感出现时往往已经较大或进入晚期。
3.看质感
普通口腔溃疡触摸起来较软;而癌性溃疡摸上去硬硬的,表面通常不光滑。
4.看周期
普通口腔溃疡一般在7-10天内自愈,即使不治疗;而癌性溃疡则较为顽固,不会轻易消失,也不会频繁变动位置。
另外,言语不清、张口受限、吞咽疼痛、颈部摸到相对固定的肿大淋巴结等症状也可能提示口腔癌的存在,需要提高警惕,及早就医,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切忌侥幸心理。
二、除了溃疡,口腔癌还会有这4种异常
截至年,全球口腔癌死亡人数达到17.7万例,而我国口腔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口腔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84%,而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仅为20%。及早发现口腔癌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除了口腔溃疡外,以下症状也需引起警惕:
1.颜色改变
健康的口腔黏膜通常呈粉红色,若出现白色、褐色或黑色的变化,可能意味着黏膜表皮细胞发生了异常变化。特别是口腔黏膜变得粗糙、增厚或形成硬结,出现白斑或红斑,应当警惕可能存在的癌前病变。
2.功能障碍
肿瘤可能侵犯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导致口腔开闭运动受限。
3.明显疼痛
初期口腔癌一般不痛或只有局部摩擦感,但一旦溃破后疼痛会显著增加。随着肿瘤进一步侵犯神经,可能引发耳部和咽喉疼痛。
4.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常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症状甚至不太明显,但颌下、颏下淋巴结却可能肿大,需要仔细检查口腔状况。
及时发现上述症状有助于提前干预,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口腔健康的监测和定期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三、不能忽视的口腔杀手,警惕这类因素
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模式的过程。医院副院长张陈平指出,口腔癌的致病因素可以归纳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微生物因素三大类。
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