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白菜原产于我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其味道鲜美可口,有“菜中之王”的美称。最近我们村里的张大爷对我说,他家的白菜外表长得非常好,但是切开会发现内部叶片上边缘呈现“暗褐色水渍状”,并出现腐烂的现象。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白菜很明显患了“干烧心”,白菜干烧心又称为“夹皮烂”,白菜一旦患了这种病害食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会严重影响种植的经济效益。
特别注意:白菜“干烧心”与白菜软腐病有明显的区分,白菜患了软腐病会整株软化腐烂,腐烂的叶片呈现油纸状,维管束变成褐色,并散发出恶臭味;而白菜干烧心有酸败味,其维管束正常,结球后外表无异常,植株并不会整株腐烂。
白菜发生“干烧心”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白菜干烧心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原因有下面5点:
一、土壤缺钙
白菜缺钙是引起白菜植株“干烧心”的根本原因。白菜在缺钙时,其叶子会变得薄而小,抗旱、抗寒能力都会变差,叶片会呈褐色腐烂。如果土壤中钙元素不足,那么白菜植株就无法获得钙,就容易导致缺钙现象。
注意:钙是一种不容易流动的元素,且钙只能向上转移(借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老叶中多于新叶,因此植株缺钙的现象首先表现在嫩叶上,而且往往出现在嫩叶的上边缘。
二、土壤缺水
土壤中的钙元素主要通过植株的蒸腾作用向上运输,如果土壤过于干燥,那么植株维管束运输的水分就会降低,钙的运输量自然也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植株缺钙。
三、施肥不合理
在给白菜施肥时,如果施用碳酸铵、硫酸铵过多,那么碳酸根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就容易和钙离子结合,从而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或者硫酸钙,钙一旦被土壤固定,就很难被植物吸收。
四、白菜植株的根系功能失调
钙元素和氮元素、钠元素有拮抗作用,如大量施用氮素肥料,就会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此外,如果施肥时距离过近,就容易导致植株烧根,植株根系受损也会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
五、土壤盐碱化
盐碱地往往含有较多的钠离子,钠含量过多会抑制钙的吸收,因此土壤含盐高对植株吸收钙有抑制作用。
白菜已经出现了干烧心的现象,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白菜发现干烧心,我们可以立即采取3个措施来减少损失:
1、立即浇水。土壤干旱会影响白菜植株对钙的吸收,浇水后可以促进维管束对钙的运输。
2、喷含钙叶面肥。我们可以给白菜喷1%过磷酸钙(克兑水10公斤),或者喷0.7%氧化钙(克兑水30公斤),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3、喷萘乙酸。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使白菜恢复生长,能促进白菜生根,能缓解药害。此外,萘乙酸能活化植株体内的钙,可以防止大白菜干烧心病。
特别注意:白菜干烧心会严重降低白菜的品质,对于这种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在种植白菜时我们可以增施过磷酸钙作基肥,来防止土壤缺钙;在白菜莲坐期和结球期,我们可以给白菜喷含钙叶面肥,来给白菜快速补充钙元素。其次,白菜结球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大,此时我们可以3~5天浇一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此外,在种植白菜时我们可以多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并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
补充:白菜缺钙容易患干烧心病,像辣椒、番茄如果缺钙会容易得“脐腐病”,脐腐病也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这种病害会导致果实出现褐色的病斑,病部容易被腐生霉菌寄生,最终导致果实腐烂。不管是白菜干烧心病,还是果实脐腐病,都说明植株钙元素供应不足。
总结,白菜干烧心是由于植物钙缺乏或者植株体内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这种病害会导致叶球中大量叶片干枯或湿腐,会使白菜内部失去食用价值。在白菜生长期我们可以喷含钙叶面肥,在结球期如果土壤缺水,要及时浇水,禁止浇工业废水,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白菜干烧心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