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拱棚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利用拱棚进行大姜栽培,可以延长其生育期,同时便于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控。该技术通过早春4膜覆盖、夏天搭遮阳网等措施,可有效保证大姜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湿度,能提高大姜的产量和品质,并结合其他关键技术,以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的。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推广人员对潍坊地区大姜生产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潍坊大姜拱棚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于年前后在潍坊市的昌邑、安丘等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目前已推广逾h㎡,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拱棚建设

大姜拱棚主要为提高春秋季棚内温度,减低夏季光照。拱棚通常选在交通方便、水电设施齐全的区域。潍坊大姜通常选择地势稍高、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种植,土壤pH为5~7的土壤最为适宜。拱棚规格通常为长60.0~.0m、宽12.0~16.0m、高3.0~3.5m。由于拱棚高度对温度影响较大,影响秧苗生长速度,因此拱棚的底部坡度要大。大拱棚四周挖排水沟,以利降雨时积水及时排出。

2、催芽

催芽时间通常在播种前20~30d。将种姜稍微晾晒后冲洗干净,平铺在无纺布或草席上晾晒2d,之后按照“1层姜1层纸”的模式整理到周转箱或纸箱进行困姜,困姜时间通常为7~10d,之后进行第2次晒姜。晒、困姜时挑出弱、小、伤、病的姜,保留符合姜种条件的优质姜种。将选出的种姜放在晒过无纺布上催芽。催芽时应当注意:第一是控制温度,温度保持在21~25℃,过低发芽缓慢,过高芽细不壮;第二是控制湿度,催芽时为防大姜失水干瘪,应加厚覆盖物,第三是控制厚度,姜种厚度通常不超过40cm。25~30d后姜芽就可以达到栽种姜的要求。拱棚大姜栽培以选择1.5cm左右姜芽为佳。种姜保留有1~2个芽,质量在50~75g。

3、播种

(1)整地。清理前茬作物残体后,及时清理植株残体。年前进行25cm以上的深翻。大姜属于喜肥喜水作物,除了氮、磷、钾三要素外,还需钙、镁、硫、锌等中微量元素。整地前㎡撒施~kg有机肥作底肥,大姜专用肥75kg左右。施肥后翻地、开沟。

(2)播种。大姜的播期主要根据产品用途、市场需要及气候条件来确定。大拱棚内大姜的播种时间相较露地、中小拱棚要早,通常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按照开沟条播方式。采用机械开沟,姜沟间距为80cm,沟深12cm,为促进茎块膨大,姜沟底需厚10cm左右的松土。播种时株距25cm左右,㎡播种量~株。播种时芽朝一个方向斜放,适度下摁,盖厚5cm左右的土层。出苗前㎡喷多菌灵50g。喷药后在大拱棚内搭建小拱棚并铺设地膜,用于保温保湿。

4、田间管理

大姜生育期通常分为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等阶段。其中生长旺盛期是大姜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1)肥水调控。土壤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不能干燥,2~3d进行一遍微喷。盛夏季如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降低地温,减轻姜瘟病的发生。出苗和苗期一般不浇水,必须浇水时,要用微喷,湿地皮即可。大姜属喜肥作物,但根系吸肥能力较弱,宜少施勤施,施肥通常结合浇水同步进行。前期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为主要目的,以冲施有机肥为主,中期以发棵和发根为主要目的,以高钾肥料为主,中后期以促进茎块膨大为主,以冲施和叶面喷施钾肥、氮肥为主。

(2)温度调控。大姜属于喜温作物,早春时通过在大拱棚内搭设二棚,二棚内搭设小拱棚及铺设地膜等提高地温,促进种苗生长和根系发育。随着温度升高,逐步去除二棚、小拱棚等。同时结合放风等措施,降低拱棚内温度。大姜同时为耐荫植物,过强的光照会抑制大姜的生长。

进入5月后,在拱棚外侧搭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降低透光率。“寒露”时应去除遮阳网,增加光照,提高拱棚温度,延长大姜生长期,达到增产、丰产的效果。遮阴为大姜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光照环境,在大姜生长前期提苗效果非常明显,具有提质增产的效果。

(3)培土。培土是大姜丰产的关键步骤。要根据大姜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及时培土。10cm土层是大姜茎块膨大的最佳深度,大姜长出2~3个芽时,结合追肥,培土2~3cm。之后在地面开始露出姜块茎时,再培土2~3cm。在生姜地下根茎快速生长时,再次培土,使姜沟成为种植垄,原来的姜垄变为姜沟。拱棚栽培时间跨度大,而秋季是增产的关键时间,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应及时进行培土,且要培好、培严,不能露姜块。

(4)病虫害防治。大姜虫害有姜螟、甜菜夜蛾、异形眼覃蚊等,病害有炭疽病、姜瘟等。病虫害防治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做到安全、绿色防治。

农业防治。播前晒垡,对土壤进行消*,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采收后应及时清洁田园。选用优良的健壮姜种。物理防治。在拱棚的四周覆盖40目尼龙防虫网,拱棚内部悬挂*板。生物防治。利用七星瓢虫、食蚜蝇等防治蚜虫,利用苦参碱等防治霜霉病。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病虫害药物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姜出齐苗后㎡喷百菌清25g,每隔10d喷1次。大姜病害主要有白斑病、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姜瘟病等。发病初期,叶面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腐烂病株应及时拔除,并挖去周围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

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葱蓟马,用10%吡虫啉~倍液,也可用25%灭幼脲号悬浮液0倍液喷雾处理。

(5)适时收获

拱棚大姜一般于11月下旬收获,此时外界最低温达到0℃左右,拱棚内大姜已经停止生长。收获前3d左右,浇水1次,湿润土壤,便于出姜。出姜后在茎秆基部2~3cm处用刀削去地上茎,之后将带有少量泥土的大姜放入姜窖或冷库贮藏。

5、种植档案记录

大姜作为食药同源作物,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后食用,必须注重生产安全,要对大姜生产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产地环境、栽培管理、农药化肥使用、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其它溯源信息,并建立生产档案,并保存3a(年)以上备查。

结语: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种植之趣,方法不同,共同丰收。”希望小编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大家,我是新生农人,一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三农爱好者,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bingtu.com/hbzl/11459.html

冀ICP备2023016861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