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喜欢,适合各种烹饪方式,大白菜的口感极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那么大白菜在什么时候种植好?该怎么种?一起来看看吧。
1.选好品种
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品种还是挺多的,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市场需求来考虑,其中抗病性高的品种选择最多。
2.种植时间
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种植,根据它的品种不同播种时间可分为:早熟品种在8月上中旬播种,而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播种最宜。
3.整地基肥
大白菜种植方便,对土壤要求不高,能适应多种环境。其中以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是最佳的选择。播种前一周进行整地施肥,将地块深耕、耙细,再整平作畦,作畦时要开好畦沟,方便排灌。在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kg,同时可搭配一些氮磷钾复合肥50kg,将其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再结合耕地,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
4.播种育苗
选择抗逆性强、耐寒力强、无病害的优良种子,播种时可采用条播、穴播和机播三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进行播种,一般每亩用量在0.5kg左右。播种时一定要控制株行距,如果气候、土壤等条件较好时,可适当地密植,反之则要稀植。待种子发芽后,保持土壤湿润,加快出苗,在生长到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进行一次间苗和补苗,并除去一些杂草、病苗、弱苗。
5.田间管理
间作、再植和固定幼苗,为了防止幼苗拥挤和过度生长,直播田应该及时间作。一般来说,拉十字花时需要2-3次,2-3片叶子和5-6片叶子。当幼苗生长20-26天后,根据预设的植物间距固定幼苗。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0厘米。如果植物短缺,幼苗应该及时重新种植。最好利用浇水或下雨的机会重新种植剩余的幼苗。大白菜一般不重新种植,因为重新种植会延迟幼苗的生长周期。间苗和定苗时,应选择生长旺盛且具有该品种特性的幼苗,并尽早清除病苗和多余的幼苗。
6.水肥管理
发芽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是种子发芽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大白菜种子萌发时处于高温阶段,容易被水淹。因此,应注意防止芽干燥和芽汽蒸,特别是在干旱年份。为了满足种子挖掘和冷却的需要,应注意浇水。
苗期水肥管理在苗期生长缓慢,相对需要较少的水肥。然而,由于幼苗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和肥料的能力薄弱,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提供充足的水和养分,浇水应与育秧肥追肥相结合。此外,应该给一些弱苗施肥,使它们赶上大苗。最好不要在土壤表面施用化肥,而是挖沟渠并埋起来以提高肥料效率。肥料应该在离根5厘米的地方施用,以避免给根浇水。施肥后立即浇水。
大叶球形成的时期也是需要水肥的时期,同时也是霜霉病流行的时期。莲花座期间的浇水应该得到适当的控制,这样土壤就能“见干见湿”。近年来,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如实施大规模和小规模操作以及预防措施的改进,霜霉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7.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霜霉病、白斑病和软腐病;大白菜的主要害虫有条纹跳蚤甲虫、蚜虫、菜青虫、白菜窃贼、地蛆等。当幼苗出土时,及时施用杀虫剂来预防和控制敌百虫造成的损害。
8.采收
采摘前的半个月左右就要停止浇水,小雪节气之前要完成采摘,防止冻坏。